【74】 有了解和爱,⼀切都能成就

佛陀说:“孩⼦们,名和利不是⽣命⾥最重要的东西。名利消逝得很快。了解和爱才是世上最宝贵的。如果你们对事物有深切的了解并去爱,你们便会领略到快乐。因为有了解和爱,弥伽和他的妻⼦多世中都共享着幸福快乐。有了解和爱,⼀切都能成就。”

 

【75】 给家人说教禅修⽅法

在⼀家⼈的亲切⽓氛下,佛陀给他们说教怎样随着呼吸观息,如何向⼼内细察⾃⼰ 的感受和⾏禅坐禅的⽅法。他⼀再强调,如果在⽇常⽣活⾥修习细察专念,他们便可以超越⽣活上的担忧、烦恼和困扰。

 

【76】 我的家庭是众⽣,我的家乡是⼤地,我的身份是僧⼈。

佛陀慈和地望着⽼⽗ ,他说:“⽗亲,我已不再是⼀个家庭、⼀个民族或⼀个国家的⼉⼦ 。我现在的家庭就是众⽣,我的家乡就是⼤地,⽽我的身份就是有赖所有⼈包容的僧⼈。我选择了这条道路,并不是政途。我认为这是我最可以为众⽣服务之道。”

 

【77】 爱里生苦

佛陀这样回答:“我最近听说在舍卫城有⼀个妇⼈的母亲逝世。她过度悲伤⾄失却常性,到处向⼈问‘有⼈见到我的母亲吗? 你有见到我的母亲吗?’。我又听说有两个年轻恋⼈,因⼥⽅ 的⽗母强迫她嫁给别⼈,因⽽双双⾃杀。这两宗事件已⾜以证明痛苦是因爱⽽⽣ 起的了。”

 

【78】 精神境界的证悟不受年龄影响

佛陀答道:“ …… 精神境界的证悟是不受年龄影响的,岁⽉并不是得道的保证。有⼏样东西是不容低估的——年幼的太⼦、⼩蛇、⼀点⽕花和年少的僧⼈。太⼦虽仍年幼,但他具备了⼀个国君的宿命条件。⼀条⼩毒蛇能在⼀瞬间置⼈于死地。所谓星星之⽕,可以燎原;⼀点⽕花便⾜以把整个城市化为灰烬。⽽年少的僧⼈,更可成就⽆上正觉!陛下,⼀个有智慧的⼈,是永远不会⼩觑⼩太⼦、⼩蛇、⼩⽕ 花和⼩沙弥的。”

 

【79】 ⼤慈和大悲

佛陀亲切地望着⼤ 王,“ ……爱有很多种。我们先要细⼼认识每⼀种的爱。⽣命⾥很需要有爱的存在,但并⾮那种基于⾊欲、情欲、执迷、有分别⼼和偏见的爱。陛下,有另⼀种爱,是⽣命⾥极其需要的。这种爱包含着慈爱和悲悯⼼,或叫⼤慈和大悲。”

 

【80】 慈爱和悲⼼

“执着与分别⼼,都是导致⾃⼰和他⼈受苦的根源。陛下,所有⼈真正渴望着的爱,是慈爱和悲⼼。⼤慈或慈爱,是替别⼈带来欢乐的⼼量;⼤悲或悲⼼,则是替别⼈解除苦难的胸怀。⼤慈和⼤悲都是不求回报的。慈爱和悲⼼亦不限于对⾃⼰ 的⽗母、配偶、⼦⼥ 、家属、宗亲和国民。这种爱,是遍及所有⼈和众⽣的。在⼤慈和⼤悲⾥,没有丝毫的分别、‘我的’或‘⾮我的’的成分。正是因为没有分别,因此也就没有执著。⼤慈和⼤悲只会导致快乐和减轻痛苦。它们并不会带来忧伤苦恼。没有这种爱,⽣命便真如你说的,没有意义了。有了慈爱和悲⼼,⽣命必会充满平和、喜悦和满⾜。”

 

【81】对⼦⼥ 的爱,应该怎样避免忧虑和痛苦

佛陀答道:“我们得先看爱的性质。我们的爱,是应该给我们所爱的⼈带来和平和幸福的。如果我们的爱存有占有的私⼼,我们便没可能给他们平和快乐;相反,我们只会令他们感觉被困。这种爱不外是⼀种牢狱。当我们所爱的⼈再⽆法觉得快乐时,他们便会想办法释放⾃⼰ ,以能重获⾃由。他们不会接受牢狱的爱。这种爱亦会因⽽逐渐变为愤恨。”

 

【82】 没有了解不可能有爱

佛陀说:“依觉悟之道,没有了解便不可能有爱。爱就是了解。你不了解便不能去爱。假使你想你所爱的⼈快乐,你⼀定要学习去了解他们的苦恼与期望。当你了解他们,你便可以帮助他们舒解苦恼和达成愿望。这才是真爱。如果你单是要他们跟随你的意愿⽽忽略了他们的需要,这便绝不是真爱。这只是占有和⽀配别⼈的欲望,以及试图满⾜⾃⼰ 需要的错误途径。”

 

【83】 爱的定义

“你了解他们的苦恼和愿望的话,便⼀定可以令他们快乐。当每⼈都享受着平和、幸福和喜悦的时候,你⾃⼰也就会知道什么是平和、幸福和喜悦。这就是醒觉之道上爱的定义了。”

 

【84】 慈悲是最有效救援⾏动的能源

“你应该知道因执欲之爱所带来的痛苦,要⽐因慈悲带来的痛苦多上千倍。有两种痛苦需要辨别——⼀种是完全没⽤并且纷扰⾝⼼ 的,⽽另⼀种则是滋长关怀和责任感的。在⾯对别⼈受苦的情形时,基于慈悲的爱,可以供给我们做出正⾯反应的能量;⽽基于执欲之爱,则只会制造多⼀些焦虑和痛苦。慈悲实在是最有效救援⾏动的能源。慈悲是必要的。慈悲⼼所产⽣的苦痛,是⼀种有能⼒帮助别⼈的痛苦。”

 

【85】 每个⼈的眼泪都是咸的

佛陀望着大王说:“陛下,在解脱之道上是没有阶级的。在觉悟者的眼中,⼈⼈ 都是平等的。每个⼈的⾎都是红⾊的,每个⼈的眼泪都是咸的。我们都⼀样是⼈。我们应该找个方法给所有的人,让他们体现自己的尊严和潜质。那就是我欢迎苏利陀⽐丘加⼊僧团的原因。”

 

【86】 僧伽的六条原则

佛陀对他们说:“⽐丘,僧团的本来性质就应该是和谐的。我认为依照下列原则,和谐相处是可以达到的:第⼀,共同享⽤⼀ 处公⽤的地⽅,如森林或家居。第⼆,共同享⽤⽇ 常的必需品。第三,⼀起守持戒律。第四,只⽤有利于和合的⾔语,避免导致僧团分歧的⾔说。第五,互相交换见解和⼼得。第六,尊重他⼈的观点,⽽不要勉强别⼈跟随⾃⼰的看法。僧伽如能依照这些原则,必定能够获得喜乐与和谐。⽐丘,让我们以后遵照这六条原则。”

 

【87】 佛陀教育罗睺罗

佛陀说:“你知道吗,罗睺罗,⼀个说谎的⼈的信⽤,就如这盆⾥剩下的⽔⼀ 样少。”

“那些继续不说实话的⼈,他们的信⽤就像这个盆⾥的⽔,全部流失了。”

“如果我们不习正语,我们就像这个盆⼀样地颠倒。就是开玩笑也不能撒谎。”

“你应该像照镜⼀般对待你⾃⼰的⾏为、思想和⾔语。”

 

【88】 犁⽥、播种、施肥、栽种和收成

佛陀答道:“我们把信念的种⼦播在⾄诚的⼼⽥ 上。我们的犁是细⼼专注,⽽我们的⽔⽜ 就是精进的修⾏。我们的收成则是爱⼼和了解。⼤⼈ ,没有信念、了解和爱⼼,⽣命⾥便只有痛苦。”

 

【89】 静观呼吸 保持专注

佛陀说:“要保持专注,你必先要静观呼吸。我们就是在乞⾷之中也要禅修。继续去静思众⽣因蕴集⽽成的⽆常性和⽆⾃ 性。五蕴就是⾊⾝ 、感受、思想、⾏念和意识。细察你的呼吸和思想,这样,你的⼼便不会散乱。”

 

【90】 佛陀教示儿子

佛陀明白现在是该给罗睺罗某些教示的时候了。他说:“罗睺罗,向⼤地学习吧。不论我们把清⾹的花朵、⾹⽔ 或鲜乳汁撒在地上,又或将秽臭的粪便、尿、⾎、粘液、涎沫等丢弃在地上,⼤地都⼀概领受,⽆牵⽆惧。因此,当遐想冒起的时候,不要被它所缠缚或奴役。”

“向⽔学习吧,罗睺罗。当我们⽤⽔ 清洗污垢,⽔⼀ 点也不会悲伤或觉羞辱。向⽕学习吧。⽕会毫无分别地烧毁⼀切。它并不会介意烧的东西是否洁净。向空⽓学习吧。空⽓运载着所有的⽓味,不论它是⾹是臭。”

“罗睺罗,修习慈爱以降伏嗔怒。慈爱是⽆条件地给⼈欢乐的⼼量。修习悲⼼以降伏残忍。悲⼼是不求回报地替⼈脱苦的能耐。修习欢喜⼼以降伏怨恨,这是替⼈家的成功和幸福⽽产⽣的喜悦。修习能舍⼼以降伏偏执。舍⼼是对⼀切事物平等开怀地看待。”

 

【91】 四⽆量⼼

“ 慈、悲、喜、舍都是深奥美妙的⼼境,我称它们为四⽆量⼼。如你修习它们,你⼀定会成为他⼈清新的⽣命⼒和快乐的泉源。罗睺罗,定思⽆常以能破除我执的妄见。静思⾊⾝的⽣、住、异、灭,以把⾃⼰ 从欲念中解脱出来。时常观察你的呼吸,专注于呼吸会为你带来⽆限的喜悦。”

 

【92】 净⾝法

佛陀告诉他们,留⼼专注地观察呼吸得到的第⼀样效果,就是降伏散乱和昏沉。“吸的时候,你要察觉到你在吸入⽓息。呼的时候,你要察觉到你在呼出⽓息。在这些练习呼吸的时候,集中你的⼼念在你的⽓息上。这样,胡思乱想便会终⽌,⽽使你的⼼投⼊专注之中。当你察觉你的呼吸,你便会专注。在专注中,你便不会散乱。就在一呼一吸之间,你便证得觉悟。这种醒觉,就是潜藏在每⼀个众⽣之内的佛性。”

“吸⼊的⽓息短,你便要知道⾃⼰在吸⼊短的⽓息;呼出的⽓息长,你便要知道⾃⼰ 在呼出长的⽓息。你要全⾯的察觉每⼀口⽓息。专注地观息可以帮助你得定。有了禅定,你便可以洞察你⾝体、感受、⼼和⼼物的真性。这又称为净⾝法。”

 

【93】 严守戒律

“舍利弗,如果⽐丘们可以掌握到经中的真义,⽽又如实修⾏和严守戒律,解脱之道便可以世代延续下去。”

“舍利弗,单传经教是不够的。最重要的还是实⾏经中所说的。守持戒律尤其重要。没有戒⾏,正法难持。没有戒律,正法很快便会灭亡。”

“舍利弗,⼀套完整的戒律不是⼀朝⼀夕或⼀个⼈可以建⽴的。僧团的初期,是没有戒律的。因为僧众们不停犯错和过失,才促使有需要定立戒律。”

 

【94】 皈依僧宝的意义

佛陀告诉他,独⾃修⾏并不代表不需要同修的⽀持。当然,与友伴做⽆聊的闲谈或⾔说是⾮肯定对修⾏有损⽆益,但得到同修道友的⽀持,对修⾏却是⾮常重要的。⽐丘们需要在团内共处,以能互相勉励。这才是皈依僧宝的意义。

 

【95】 五种需要

佛陀又说:“⼀个⽐丘有五种需要:第⼀是同修道友的善知识。第⼆是有助⽐丘保持专念的戒律。第三是要有⾜够的机会研读教理。第四是精进修⾏。第五是能体解事物的慧⼒。后四种需要都是有赖第⼀种条件的存在——那就是要有同修良伴。”

 

【96】 修习四种观想

“修习观想死亡、慈悲、⽆常和对呼吸的觉察:要降伏欲念,必须修习观想死⼫。深深洞视⾝体腐烂的九个阶段,从⽓息停⽌⾄⽩⾻ 化为尘⼟。要降伏嗔怒,必须修习观想慈悲。慈悲可以使我们明了⾃⼰⼼ 内嗔怒的起因,以及那些导致我们嗔怒的⼈。要降伏贪欲,必须修习观想⽆常。这样的观想,可以燃亮⽣死以⾄万象的真相。要降伏散乱,必须修习观想⽓息的呼吸。如果你能够时常修习此四种观想,你必定可以证得解脱和彻悟。”

 

【97】 十八界

佛陀教他们观想六感根——眼、⽿、⿐、⾆、⾝、意;六尘境——⾊、声、⾹、味、可碰触之物和⼼所⽣起之物象,以及六识——眼识、⽿识、⿐识、⾆识、⾝识、⼼意识。佛陀教他们如何深⼊地观察这⼗⼋ 个感受的境界。这些境界又称为⼗⼋ 界,包括了六感根、六尘境和六种感受意识或内尘。⼈对事物的体会,全都是根尘相应⽽产⽣的。⼗⼋ 界都是互依互存的,因⽽它们都没有常性和独⽴性。了解这个道理,便可以彻见万法⽆⾃ 性的实相,随⽽超越⽣死。

 

【98】 破除三个妄见

佛陀说:“⼀般有三个对我性的见解。第⼀,是⾊⾝ 就是我,又或受、想、⾏、识都是我,这就是认为‘蕴是我’的信念,也是第⼀个错误的见解。但当我们说:‘蕴⾮我’的时候,又堕⼊了第⼆个错误的见解,因为这便是相信我与蕴实乃独⽴存在,⽽蕴只不过是我所拥有之物。这第⼆个错误见解,称为‘蕴异于我’。第三个错误见解,就是相信蕴中有我,我中有蕴。这便是所谓‘蕴我互存其间’。”

“罗睺罗,修禅观空,就是细观五蕴,以能体悟它们⾮我、⾮属于我和⾮与我互存其间。⼀旦破除了这三个妄见,我们便可以体验到‘万法皆空’的实相真性。”

 

【99】 独处⽅法

佛陀转过⾝来,对僧众说道:“⽐丘,我会再阐释⾃⾜ 的意思和较适当的独处⽅法。⼀个⾃⾜ 的⼈⽣ 活在专念之中。他察觉到每⼀刻发⽣的⼀切,⽆论在⾝体上、感受上、⼼上和⼼物上。他懂得如何在当下的⼀刻体察事物。他并不追逐过去,也不迷失于未来,因为过去的已不可再,⽽未来的也真的未到来。⽣命只存在于当下的⼀刻。我们失去此刻,就是失去了⽣命。⽣活于当下的⼀刻,才是更好的独处⽅法。”

“⽐丘们,什么是‘追逐过去’呢?追逐过去就是把⾃⼰ 陷于⼀些已经过去的念头之中,诸如你从前的样貌如何、感受如何、所据的地位或曾经历过的苦与乐等。这些念头都会使你纠缠于过去。什么是‘迷失于未来’呢?就是把⾃⼰ 迷失于对未来所⽣起的念头。这些念头包括对未来的憧憬、希望、恐惧和担忧。你会猜想⾃⼰ 将来的外貌、感受、喜乐与苦恼。这些念头只会令你为未来⽽困扰……快回到此刻,以能直接与⽣命接触和洞视⽣命。没有与⽣命直接接触,是不可能彻视⽣命的。专念地⽣活可以带你回到现在此刻。但如果你被⽬前的事物引起了欲望渴求和焦虑,那你又会失去专注,因⽽不能活在当下了……⼀个真正懂得独处的⼈,就是他在⼈群之中,也必定是活在当下⼀刻的。如果⼀个⼈在森林⾥深居独处⽽不专注于当下这刻,反⽽徘徊在过去未来,他便不是真正独处了。”

佛陀⽤⼀⾸ 偈语总结他所说的:

不要追逐过去。不要迷失于未来。
过去的不再。未来的未来。
彻视⽣命的当下,此时此处,
⾏此道者,安稳⾃主。
我们必须今天精进。明天已太迟。
死亡随时将⾄。哪有商讨之宜?
智者称赞那些⽇与夜专注⽣活的⼈
为“更殊胜之独处者”。

 

【100】 佛陀说教慈悲之法

“所有众⽣都有权享受安稳。我们应该保护⽣命和尽量给⼤家幸福。所有众⽣,不论两⾜或四⾜,泅⽔的或飞翔的,都有⽣存的权利。我们不应伤害或杀戮其他众⽣,更应保护⽣命。”

“孩⼦们,就如⼀个母亲可为她爱和关怀的⼦⼥ 牺牲⼀样,我们也应该放开⼼怀,去保护所有众⽣。我们的爱,应该撒播到我们上、下、内、外的⼀切众⽣。⽆论⽇夜、⾏住坐卧,我们都应该活在此种爱⼼之中。”

佛陀又对众⼈说:“静思这种爱⼼的⼈,⾸先会给⾃⼰ 带来快乐。这样做,你会睡得好,⽽醒来更觉⾃在。你不会做噩梦或忧悲苦恼。同时,你也会得到周围的⼈和物的保护关怀。你⽤爱⼼和慈悲对待的⼈,会带给你很⼤的喜悦,⽽他们⾃⼰ 的痛苦,亦会慢慢消除。”

 

【101】 发现⽣命⾥的痛苦和美妙

“朋友们,在念头之中失却了⾃⼰,是会妨碍我们与⽣命真正接触的。如果你被担忧、懊恼、焦虑、嗔怒或嫉妒所操纵,便会失去与⽣命的美好神奇接触的机会了。”

“朋友们,我⼿中的莲花,只对那些活在当下的⼈⽽⾔ ,才是真实的。如果你不回到⽬前此刻,对你来说,这朵花实不存在。有些⼈可以⾛过⼀林的檀⾹树,⽽⼀ 棵檀⾹树也看不见。⽣命虽然是充满苦恼,但也同时满载奇珍。你们要留⼼察觉,然后才会发现⽣命⾥的痛苦和美妙。”

“与痛苦接触并不是要⾃⼰ 失却于痛苦之中。体验到⽣命的美妙也不是要迷失⾃⼰ 于其中。所谓接触,就是与⽣命的每刻都直遇契⼊,以能对它有深切的体验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可以了解⽣命的⽆常性和互依性。有了这种了解,我们才不致迷失于欲望、嗔怒和贪爱之中。那时,我们才得到真正的⾃由解脱。”

 

【102】 功德⽥

⼀天,佛陀站在⼭冈上,遥望着稻⽥。他忽然转过来对阿难陀说:“阿难陀,那伸展到天边的⾦黄⾊稻⽥是多么美啊!如果把衲⾐像稻⽥的图案般缝合起来,你说好吗?”

阿难陀说:“世尊,这主意很好。如稻⽥式样的衲⾐,真是妙极了。你曾说过,⼀个⽐丘的修⾏,就正如在沃⽥上植下功德的种⼦,留给现世及后世的⼈收益。给⽐丘供养和向他学法修⾏,也像种植福德的种⼦。我会告诉僧众以后把衲⾐缝成⽥状。我们又可以称衲⾐为‘功德⽥’。”

 

【103】 四念处

第二年的春天,佛陀给三百比丘在居楼的都城讲说了《四念处经》。这是一部关于禅修的基本经典。佛陀常说它是令人证得身心平和之道,能使我们解除悲忧苦恼,而达至最高层次的了悟和全面性的解放。

“念”的意思是“投⼊专念中”,那就是⾏者需要时刻觉察⾃⼰⾝ 体、感受、⼼和⼼识所产⽣的物象——四个专念或觉察的处所。

⾸先,⾏者要观察⾝体——他的⽓息;⾏、⽴、坐、卧的四个体态;⾝体的活动,如前⾛、后退、看望、穿⾐、吃喝、如厕、说话和洗⾐等;⾝体的不同部分,如⽑发、⽛齿、筋、⾻、内脏、髓、肠、涎和汗等;构造⾝体的元素,如⽔分、空⽓和热能;以及⾝体从死去⾄⾻ 骸成灰的坏灭过程。观⾝之际,⾏者会察觉到⾝体微细之处。身体的观想,并不只限于禅坐时才可以实行,而是整天都可以,包括乞食、用食和洗钵时。

在感受的观想上,⾏者要静思感受的⽣起、发展和退灭,又或哪些感受是悦意、不悦意或两者都不是的。感受的来源,可以是⾝或⼼。

在⼼的观想上,⾏者静思他精神境界的存在……不论他是⼼怀豁达、⼼胸狭窄、⼼性闭塞、⼼念集中还是⼤彻⼤悟,⾏者都⽴刻知道。如果没有体验到这些境界,⾏者也⽴即知晓。⾏者每刻都察觉到和确认到当下此刻所⽣起的精神境界。

在⼼物或法的观想上,⾏者先细观五种妨碍解脱的障盖(欲念、嗔恚、渴睡、激动、怀疑)是否存在,以及合⽽为⼈的五蕴(⾊⾝ 、感受、思想、⾏念、意识),六根(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)和六尘(色尘、声尘、香尘、味尘、触尘、法尘),七种导致正觉的因素(专念观想、审察正法、勇猛精进、喜获法益、心轻自在、集中正定、舍离妄法),四圣谛(苦的存在、集而成苦的原因、苦的破灭、灭苦之道)。这些全都是⼼识产⽣的物象,亦即万法之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