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123】 盲人摸象的故事

佛陀于是便告诉他们⼀个寓⾔故事:“从前,⼀个聪明的帝王请了⼏位天⽣盲⽬的⼈到王宫⾥来。他带他们去触摸⼀只⼤象,并要他们形容⼤象的模样。那个抚摸象腿的盲⼈,认为⼤象似房屋的⽀柱;那个抚摸⼤象尾巴的,认为⼤象有如⽑扫帚;那个触摸⼤象⽿朵的,便说⼤象似个藤箕;摸到⼤象肚子的那个盲⼈,则说⼤象如⼤桶;抚摸头部的,就说⼤象似个⼤缸;⽽触摸到象⽛的⼀个,则说⼤象如⼀棍棒。当他们坐下来研究时,各持⼰见,因⽽演变成⼀场剧烈的争论。”

“比丘们,你们所见所闻的,都只是⽚⾯ 的真相。如果你们以为这就是全部的实相,你们便会下⼀个歪曲的结论。⼀个修⾏⼈ ,应该抱着谦卑和开明的⼼态,要⾃知对事物未有全⾯的了解。我们要不停地努⼒深⼊学习,才会有进步。⼀个⼤道上的⾏者⼀定要明⽩,执著⾃⼰ 的见解是绝对的真理,才是妨碍我们证得真理的绊脚⽯。要在⼤道上有进展,两个必要的条件就是谦卑与开明的⼼怀。”

 

【124】 佛法如大海

⽐丘们和渔夫⼀起随着佛陀。⼤家都坐下之后,佛陀便说:“我们这⾥的兄弟给我们形容过海洋⼋样奇妙的特征。现在让我来宣说正道的⼋样同样奇妙的特征吧。第⼀,正法就像海洋岸边的沙滩,让渔夫易于拖拉船艇。法理中,每个⼈都可以由浅⼊深、循序渐进地跟着层次进展。正法的宽⼴,可以容纳不同根性的⼈。不论你是⽼或幼,受过教育或只字不懂,每⼈都可以找到不同的法门去适应各⾃的需要。第⼆,正如海洋永远住于⼀处,法理也永不变迁。戒律已很明确地传授了。正法就住于所有守持戒律的⾏者。正法是不会失传或被取替的。第三,就像海洋不会留着⼫体不放,正法也不会容忍⽆明、怠惰和毁戒。不是真正修⾏的⼈,都会被淘汰出来的。第四,正如海洋平等接纳所有川流,正法也平等接纳所有阶级的⼈。又像河流放下它们的⾝份名字,加⼊僧团的⼈都放下他们的阶级、家族和地位,以能当上⽐丘。第五,正如海⽔的⽔位不变,⽆论正法有多或少的追随者,它也依然⼀样,没有增减。正法并不是数⽬可以衡量的。第六,正如海⽔永远是咸的,虽然正法的教化门径和修⾏⽅ 式包罗万象,但它的法味始终如⼀,那就是解脱之味。假如所教的不能导致解脱,那便不是正法。第七,正如海洋藏有珊瑚、玳瑁和珍宝,正法含藏着⽆上尊贵奇珍的教理,如四圣谛、四正勤、五蕴、五⼒、七正觉因和⼋正道等。第⼋,正如海洋给众多⼤⼩ 的⽣物⼀个滋长的处所,正法也接受众⽣的皈依,不论他们是没有教育的⼩童或是伟⼤的菩萨。在正法的⽆数弟⼦中,就有很多已证得‘⼊流’、‘⼀返’、‘不还’或阿罗汉果位的。像海洋⼀般,正法是灵感的来源、⽆量的宝库。”

阿难陀尊者合上双掌,望着佛陀,说:“世尊,你是⼀位精神的⼤导师,同时也是⼀个诗⼈。”

 

【125】 三法印与三解脱门

“⼀些法理的特征,可以成为正法的印志。我所教的法理,有三法印,它们就是空、⽆相和⽆愿⽆求。此三特点也就是导致解脱的三门通道,因此,三法印又可称为三解脱门。”

“ 第⼀ 法印是‘ 空’。‘ 空’ 并不是‘不存在’的意思。它是指没有东西可以独⽴存在的意思。‘空’是指空⽆独⽴的⾃性个体。你们都知道,‘存在’和‘⾮存在’的两种信念都是有偏差的。⼀切法因缘⽽⽣ 。此是因为彼是,此⾮因为彼⾮;此⽣因为彼⽣,此灭因为彼灭。因此,‘空’的性体就是互依。观照空性,就如开启了⾃由的第⼀扇门,‘空’是第⼀解脱门。”

“第⼆法印是‘⽆相’。‘⽆相’就是要超越思想意识的分别……⼀切法都是因缘⽽⽣ ,互依互存。彼有此在,此存彼中,⼀法蕴藏⼀切法。这就是相间存在与相间切⼊的意思了。此中有彼,彼中有此;此即是彼,彼即是此……所有⼼智的概念,如存在、不存在、⽣、死、⼀、多、起、灭、来、去、垢、净、增、减等,都只是思想上的分别⼼所形成的。从⽆为的绝对⾓度⽽⾔ ,实相的真相是不能只限于这些概念范畴之内的,因此,⼀切法都是⽆相的。你们要这样观想,来破除所有有关存在、不存在、⽣、死、⼀、多、起、灭、来、去、垢、净、增和减等念头。这样,你们才能获得解脱。‘⽆相’就是第⼆解脱门。”

“第三法印是‘⽆愿⽆求’ 。‘⽆愿⽆求’的意思,是不去追逐任何的事物。许多⼈都想逃离贫困,追逐富贵。修道者则会抗拒⽣死,以能获得解脱。但既然⼀切法都是相间存在着,相互⽽通,那我们又怎可能舍此逐彼?观想‘⽆愿⽆求’才能彻底消除所有的追逐和逃避。”“⼀切法和⼀切众⽣,都潜藏着圆满觉悟之性。不要向外寻找。如果你们⽤觉察之光去照亮⾃⼰ ,你们便会⽴刻体证觉悟。⽐丘们,世间的⼀切,包括涅槃与解脱,都是离不开你的⼼意识⽽成⽴的。别再往别处寻找了。⼼意识所产⽣的物象,是离不开⼼想意识⽽存的。‘⽆愿⽆求’这妙门,可以带领你们达到⾃由,这就是第三解脱门。”

“三解脱门是⾄⾼⽆ 上的妙法,你们应全⼼全⼒去依法修⾏。你们如果依教奉⾏,必定能够证得解脱。”

 

【126】 “如来”本性

“阿耨楼陀,⼀切法的性体,都是‘如是’的,这是万法之妙性。莲花从‘如是’⽽⽣ 起,阿耨楼陀从‘如是’⽽起,乔达摩也从‘如是’⽽⽣ 。我们可以称所有从‘如是’⽣起者为‘如来’,⼀切法从‘如是’⽣起,又将回归何处? ⼀切法都回归到‘如是’。归到‘如是’,也可称为‘如去’。其实,⼀切法都没从哪⼉来或到哪⼉去,因为它们的本性‘如是’。阿耨楼陀,‘如是’的更正确意思,应该是‘⽆从来者’和‘⽆所去者’。阿耨楼陀,从现在开始,我将叫⾃⼰ ‘如来’。我喜欢这名词,因为它可以避免因分别⽽⽣ 起的字眼儿,像‘我’或‘我的’。”

阿耨楼陀微笑说道:“我们都知道我们全都从‘如是’⽽⽣ 起,但我们会只让你专⽤‘如来’这个名号。每次当我们如此称呼你的时候,便会提醒我们所有众⽣都具有这⽆始⽆终的‘如来’本性。”

 

【127】 以慈爱心对待有缺点的同修

佛陀知道了之后,便在集会上对僧众训⽰。他说:“⽐丘们,僧团⾥固然会有⼀些有缺点的⼈,但他们的内⼼,始终都会保留着⼀点信念和爱⼼的种⼦。如果我们不尽⼒去与他们沟通以求互相了解,帮助他们滋长这信念与爱⼼,这点仅存的种⼦,也就可能荡然⽆存了。就如⼀个失去了⼀只眼睛的⼈,他的家⼈和朋友,必定会尽⼒保护他余下的眼睛,以免他再遭不幸。因此,⽐丘们,对你的同修兄弟慈爱⼀点,以能保存他们信念与爱⼼的种⼦吧。”

 

【128】 真正的快乐源于⾃由与⾃在

佛陀说:“欲乐就是⽕坑。它只会给有病的⼈带来快乐。⼀个健康的⼈是会退避欲乐之⽕的。”

佛陀解说,真正快乐的来源,是⾃由与⾃在,因为只有这样,我们才可以经验到⽣命的美妙。快乐就是察觉着现在发⽣的⼀切,⽽同时绝⽆执著和忧惧。⼀个快乐的⼈会珍惜现在正发生的每⼀奇境——⼀阵凉风、清晨的天空、⼀朵⾦黄的鲜花、⼀棵紫⽵树、⼀个⼩孩的微笑。⼀个快乐的⼈懂得欣赏这⼀切,却丝毫没有被它们系缚着。明⽩了⼀切法的⽆常⽆我,⼀个快乐的⼈是不会被这些享受吞噬的。因此,这个快乐的⼈便可活得⾃在,⽆忧⽆惧。他明白一朵鲜花早晚会凋谢,因此它凋谢时,他不会伤心。一个快乐的人了解万法生死之性,他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,因为他对死亡全不担忧或惧怕。

 

【129】 创造快乐

佛陀说:“……⼀个体谅的⽬光、⼀个衷⼼接受对⽅的微笑、⼀句关怀的话、分享着温馨和专注的⼀顿晚餐,这全都可以为现在这刻创造快乐。培养当下此刻的觉察,可以避免令你⾝边的⼈和你⾃⼰ 受到痛苦。你对别⼈的⽬光、你的微笑,以及对别⼈关怀的表现,全都可以创造快乐。真正的快乐,并不是靠财富与名⽓得来的。”

 

【130】 六方叩拜

佛陀告诉他说:“叩拜是⼀种可以为现在和未来增长快乐的修⾏。”向东⽅叩拜的时候,可以观想对⽗母亲的感恩;向南⽅叩拜时,可以观想对师长的感恩;向西⽅时,可以观想对妻⼉的爱护;向北方时,可以观想对朋友的关怀;向下⽅时,可以观想对同事们的感谢;向上⽅时,他可以观想对所有圣贤的景仰。

 

【131】 奉行十条

佛陀继续他的开⽰:“真正的快乐,可以在此⽣实现,尤其是当你们奉⾏以下⼏点:第一,与贤德的善者结交以及避免跌⼊堕落之途;第二,在对修⾏有帮助的环境中⽣活,以建⽴良好的品格;第三,培养机会让⾃⼰多学习正法、戒律,以及你⾃⼰ 的⾏业;第四,腾出时间来关⼼⽗ 母和妻⼉;第五,与别⼈分享时间、资源和快乐;第六,尽量找机会去培养美德,不要嗜酒和赌博;第七,学习谦逊、感恩和简朴的⽣活;第八,找机会亲近⽐丘,以研习⼤道;第九,⼀⽣的⽣活,都以四圣谛为基本;第十,学习禅修以能消解苦恼忧虑。”

 

【132】 八关斋戒

佛陀答道:“……一个比丘,把自己的生命奉献大众。各位在家弟子,‘如来’想你们也一尝比丘的生活,我们就叫此种修行方式为‘八关斋戒’吧。每月两次,你们可以到寺院来受持此八戒一日一夜……不杀、不盗、不淫、不妄语、不饮酒、不穿戴华⾐宝饰、不坐卧⾼软⼤床,以及不⽤⾦钱。此⼋戒可以使你们免堕昏沉颠倒。这天只⽇中⼀⾷ ,会让你们有更多时间修⾏。”

 

【133】 佛陀也会变老

阿难陀先替佛陀按摩上背,继而一直按至双脚。他一边按摩,一边说道:“世尊,我已侍奉你十五年了。我记得你的肌肤,从前透着健康的光泽。但现在,你的皮上已有很多皱纹,而且脚上的肌肉,也都又松又软了。”

佛陀大笑起来:“阿难陀,你活得长久的话,也会变老。幸好我的眼睛耳朵都仍很灵……”

 

【134】 禅悦能贯彻⾝⼼

佛陀说:“……⼀个⽐丘观察六根以能降服⼼性的五种障碍——贪欲、嗔恨、痴迷、怠惰、怀疑。他专注地观察呼吸以能创造滋养⾝⼼ 的喜悦。这能帮助他在开悟之道上有所进展。感官上所产⽣的快感,绝不能与禅修⽽得的悦乐相⽐。禅悦能贯彻⾝⼼ ,消除所有的焦虑、哀伤与悲愁,使⾏者经验⽣命的奇真。这是当下可享受的最重要修⾏果实之⼀。”

 

【135】 解脱是真正的快乐

佛陀继续说:“……由于洞悉万法,他便可见到⼀切法⽆常⽆我之性,因⽽不再为世法所缠缚。他于是便可以切断所有烦恼的缠结——贪念、愤恨、欲求、懈怠、怀疑、⾝见、边见、妄见、邪见和误以为是正见的错见。断除这所有的缠结之后,便可证得解脱和⾃在。解脱就是真正的快乐,⽽且是修⾏的最⼤果实之⼀……”

 

【136】 修行的极果

佛陀又说:“⼀个⽐丘知道⼀切法皆不⽣不灭、不垢不净、不增不减、不是⼀不是多、不来不去。因为有了这样的了解,⼀个⽐丘便不再分别。他以平等⼼视⼀切法,全⽆障碍。他乘驾着⽣死的波涛,以救度众⽣出离苦海。他给众⽣引见⼤道,以使他们能⼀尝解脱悦乐的滋味。能够帮助他⼈从贪、嗔、痴的迷宫中解放出来,是最⼤的乐事。这种快乐,是可以从现在伸展到未来的修行极果。在他的所有接触中,一个比丘都不会忘记要导人入贤德与解脱之道的重任。比丘不会党羽参政,他们只会为社会的和平、道德和快乐做出贡献。修行的果实并不是只为比丘所利乐的,它们也是国家人民可承继的利业。”

 

【137】 防⽌僧团衰落的七种⽅法

佛陀微笑着说:“……第⼀,要时常分成⼩组来研读正法;第⼆,不论⼀起或分开时,都要时常保持团结互助的精神;第三,尊重和守持僧团所定⽴的戒律;第四,要尊敬和听从团中有德⾏的长者之教诲;第五,要过清净简朴的⽣活⽽不为贪欲所动摇;第六,珍惜平和安静的⽣活;第七,要常住于专注正念之中,以能达到平和、喜悦与解脱,因⽽可以在修⾏的⼤道上,互相扶持。”

 

【138】 修⾏道上的注意事项

佛陀又提醒僧尼们不要浪费时间于⽆聊的闲话、过分的睡眠、追逐名闻利养、贪求欲望、与败德劣品的⼈在⼀起以及⾃满于对教理的浅见。他再提醒他们在修⾏道上必须注意的七正觉因——专念、研法、精进、喜得法要、轻安⾃在、禅定和喜舍放下。他也再⼀次重复⽆常、⽆⾃ 性、不执著、解脱和要降服贪欲的教义。

 

【139】 没有人可以超越佛陀的智慧

舍利弗尊者在佛陀身旁默默地坐了很久,然后说道“世尊,我肯定在过去、现在和未来,都没有一位精神导师可以超越你的智慧和证境。”

佛陀说:“舍利弗,你这样说,真有如狮吼的勇猛。你可曾与所有过去、现在和未来的精神导师相遇过吗?”

“世尊,我虽然没有与三个时代的大师相识过,但有一件事我可以肯定知道。我已亲近你超过四十五年了,我曾听你说法,又观察你生活的方式。我知道你常住觉察之中,你是你⾃⼰六根的主⼈,你从没有显⽰贪欲、嗔恚、昏沉、不宁和怀疑正法等五种障碍。当然在过去、现在和将来,都会有⼀些证得⼀点智慧的⼤导师,但我相信没有任何⼈可以超越你的智慧。”

 

【140】 ⾃性三宝是我们真正的皈依

佛陀说“……每个⼈都应该以教理作为⾃⼰ 的皈依。依照教理去⽣活吧。这样,每个⼈便都会成为⾃⼰ 的明灯。阿难陀,佛、法、僧其实都存在于每个⼈。觉悟的潜能就是佛,教理就是法,在修⾏上互相扶持的团体就是僧。没有任何⼈可以把你⼼内的佛、法、僧抢⾛,就是天崩地裂,我们每个⼈的⾃性三宝都不会破损,它们才是我们真正的皈依……”

 

【141】 佛陀安慰阿难陀

佛陀安慰阿难陀说:“阿难陀,你不要伤⼼。‘如来’时常都提醒你有关⼀切法的⽆常性。有⽣,便有死;有起,便有灭;有聚,便有散。怎可能会有⽣⽽⽆ 死? 有起⽽⽆ 灭? 有聚⽽⽆ 散? 阿难陀,你多年来都全⼼全意地照顾我,竭尽全⼒地帮忙我,我对你⼗分感激。阿难陀,你有很⼤的功德。但你是仍可更进⼀步的。只要你多⼀点⽤功,便可以跨越⽣死,你是可以证得⾃由解脱⽽超越所有烦恼的。我知道你是做得到的,⽽这将会是令我最快慰的事。”

 

【142】 最后的遗言

“⼀切法⽆常。如果有⽣,必然有死。你们要精进修⾏,以证得解脱!”

 

【143】 故道白云

佛陀之道,就在他的脚下。佛陀曾见过的⽩云,仍在天空⾥。每踏安详的⼀步,都会令佛陀的故道与⽩云得到重⽣。佛陀⾛过的道路,就在他的双脚底下。佛陀已经过去了。但仍可以到处见到他的存在。

 

【144】 佛陀仍然存在

佛陀就像⼀棵巨⼤菩提树的种⼦。种⼦已破开来,让坚定的根抓牢泥⼟。也许当⼈们看到⼤树时,他们都再见不到种⼦,但种子仍在那⾥。它没有灭亡。它已变成了⼤树。佛陀曾教过,没有⼀物会从存在⽽进⼊不存在的。佛陀改变了形相,但他仍然存在。

 

【145】 延续佛陀的家业

缚悉底尊者明⽩他⾃⼰ 有责任去滋长佛陀的法⾝。法⾝就是教理和僧团。只要‘法’与‘僧’持续巩固,‘佛’便会继续存在。

佛陀所散播的菩提种⼦,将会继续在世界的每⼀个⾓落萌芽。要延续佛陀的家业,必先要像佛陀⼀样细⼼觉察万事万物,专注地踏着平和的步伐,以及时常带着慈悲的笑容。